行業資訊
中鐵城際煤廠智能加藥系統:礬花圖像識別+AI算法,精準調控藥劑投加
選煤廠通過對煤泥水系統濃縮池入料性質、沉降效果和藥劑制備添加裝置運行狀態、參數在線實時監測和數據處理,建立智能加藥控制模型,在保證濃縮池沉降效果的前提下,實現了煤泥水系統加藥智能化。中鐵城際選煤廠煤泥水智能加藥系統 通過實時監測煤泥水濁度、pH、流量等參數,結合礬花圖像識別技術,動態調節混凝劑(如聚合氯化鋁PAC)和絮凝劑(如聚丙烯酰胺PAM)的投加量,優化煤泥水沉降效果,提高濃縮效率。
技術架構:中鐵城際智能加藥系統由設備層、物聯層、組件工具層、應用層、終端層5層組成。
設備層由加藥機、濃縮機、濃度計、界面儀、流量計等相關硬件設備組成;物聯網層利用工業協議、數據接口協議將設備層內的各項數據接入物聯網;組件工具層主要包括數據路由引擎(狀態機、3D引擎、規則引擎、ProfBusDP等)、數據接口層(系統聯動算法、加藥算法、機器學習)、數據庫組件(MySQL、redis、mongoDB);
應用層由智能加藥、智能管理各軟件功能組成;
終端層包括上位機監控終端、PC/手機終端,覆蓋選煤廠和煤泥水加藥相關的所有人員。
數據采集層:水下攝像頭、水質傳感器(濁度、pH、流量等)。
控制層:基于“前饋+反饋”閉環控制模型,結合機器學習算法(如BP神經網絡)預測最佳投藥量。
執行層:計量泵自動投加藥劑,實現閉環控制。
優勢:精準控制藥劑用量(誤差±5%)、節能降耗(藥耗降低20%-30%)、抗干擾能力強(支持故障自動切換)。
中鐵城際智能加藥系統作為選煤廠智能化系統的一個子系統,需要對接主生產系統部分關鍵參數信息,如原煤帶煤量、濃縮機運行狀態等,同時智能加藥采集及產生的數據也會上傳至主生產系統,進行相關業務的分析與應用,打破了智能加藥系統與主生產系統之間的數據壁壘,可實現數據與數據之間的信息交互。
選煤廠在實現系統組網、濃縮關鍵工藝參數在線監測積累到大量在線數據和離線數據后,采用神經網絡算法,經過異常監測、缺失填充、數據降噪等手段,通過離線在線訓練形成符合實際的煤泥水加藥控制算法模型,并基于該模型建立一套控制系統,可實現絮凝劑、凝聚劑加藥量的自動調節。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