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內容有哪些?
問:土地綜合整治有哪些?
答:一、土地整治
(一)什么是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統籌推進農用地整治、建設用地整理、鄉村生態保護修復和歷史文化保護等,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優化農村地區國土空間布局,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和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助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助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一項空間治理活動。
(二)整治內容有哪些?一是優化國土空間格局,提升國土空間治理效能。土地整治以落實空間規劃、優化布局、提升品質為目標,統籌“三生”空間,保護農耕肌理,改善農村風貌,高效盤活存量資源,逐漸成為農村地區空間治理的新路徑。二是實施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土地整治將農用地整理作為重要內容,通過實施農用地集中連片整治、質量提升和生態化改造,進一步提升耕地保護水平。三是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通過盤活存量、嚴控增量等措施,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保障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用地,滿足農村一二三產業用地需求,助推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四是保護修復自然生態本底,嚴守生態保護紅線。適應美麗鄉村建設需要,實施農村地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協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
(三)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有哪些扶持政策?
1、切實維護“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嚴肅性。保持“三區三線”總體穩定,確保耕地與永久基本衣田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同時考慮地方實際情況,規定永久基本農田調整規模原則上不得超過所涉鄉鎮永久基本衣田劃定面積的5%。
2、實施建設用地整理,有序盤活閑置低效建設用地。聚焦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需要,統籌開展農村零散、閑置、低效建設用地整理盤活,提升土地資源配置和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整治區域內可將拆舊地塊作為一個整體,按照增減掛鉤項目相關規定打包審批、統籌實施,產生的指標統籌使用,確有節余的可納入省級管理平臺在省域范圍內調劑。
3、保護修復自然生態本底,嚴守生態保護紅線。聚焦美麗鄉村建設需要,統籌推進農村地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協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支持生態保護紅線內零星耕地、永久基本農田、建設用地逐步退出并恢復為生態功能用地。
(四)為何要啟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在同一空間上,鄉村耕地碎片化、空間布局無序化、土地資源利用低效化、生態質量退化等多維度問題并存,單一要素、單一手段的土地整治模式已經難以完全解決綜合問題。因此,各地需要在國土空間規劃的引領下,進行全域規劃、整體設計,用綜合性手段進行整治。這不僅有利于統籌農用地、低效建設用地和生態保護修復,促進耕地保護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還能解決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用地問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助推鄉村振興。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